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江苏灌南港被指环评造假 噪声扰民频遭举报(2)

来源:江苏商论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11-30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江苏灌河半岛临港产业区管委会(以下简称临港产业区管委会)表示,灌南港环评位置和实际位置均在刘庄村,未发生过变更。其提供的土地证也显示为刘庄

江苏灌河半岛临港产业区管委会(以下简称临港产业区管委会)表示,灌南港环评位置和实际位置均在刘庄村,未发生过变更。其提供的土地证也显示为刘庄村。

灌南港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图。环境影响报告书截图

李雷质疑灌南港涉嫌环评造假,“明明其位置是在刘庄村境内,给造假挪到了约3公里外。”

2003年开始实施的环评法规定,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,地点发生重大变动的,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。

刘庄村多名村民表示,灌南港环评并未征求他们意见。记者注意到,灌南港环评民意调查人员中无刘庄村村民。

灌南港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到,综合考虑卫生及噪声防护需求,在厂界外设置200米防护距离,此范围内禁止建设集中居住区等环境敏感目标。

“若按实际位置做环评,无法达到200米防护距离要求,可能面临几十家村民拆迁成本。”李雷说。

记者在现场实际测量发现,灌河国际厂界距离居民区约50米,名为江苏俊昇置业有限公司的砂石厂依厂界而建。俊昇置业隔壁在建的水泥厂厂界距离最近居民区只有十几米。

选址冲突

更令村民们担忧的是,灌河国际东侧水泥厂今年5月份也开始施工建设了。村民拍摄的照片记录了水泥厂开挖围墙根基沟和打桩现场。杨世勋说:“水泥厂施工打桩,吵得睡不着觉。”他担心,水泥厂与居民区距离太近,项目建成后,扬尘和噪声污染会更加严重。

灌南县政府官网公示信息显示,江苏旭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旭腾新材料)位于灌南县临港产业园区灌河国际东侧地块,拟建年生产100万吨超细粉及20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。

10月上旬,记者来到该水泥厂时,现场正在施工。裸露的土地上堆放着数十根地桩,打桩设备正在作业。

旭腾新材料施工现场。人民网 李茹玉摄

该公司负责人说:“地址不是我们选的,是政府给找的。当时周边有几户村民离得近,都在拆迁范围内。现在企业没有获得施工许可证,尚未施工。”

上述水泥厂2021年4月的环评提到,临港产业区管委会承诺,厂界外50米范围内8户居民住宅于2021年10月开始拆迁。然而,距离水泥厂厂界十几米的两户村民告诉记者,他们至今没听说要拆迁,附近村民家也未见拆迁迹象。

对此,临港产业区管委会称,旭腾新材料原计划10月实现竣工投产,因未取得施工许可一直未开工建设,目前只允许进行土地平整和试桩,做开工前的准备工作,投产前完成防护距离内居民拆迁。

李雷认为,根据2012年8月开始实施的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卫生防护距离第1部分:水泥制造业》,上述水泥厂卫生防护距离应为300米。该标准已被2021年6月起实施的《大气有害物质无组织排放卫生防护距离推导技术导则》(以下简称《导则》)替代。多名业内人士介绍,按照现有规定,企业周边卫生防护距离虽无最低限制,但要根据《导则》测算。

王一新表示,砂石厂、水泥厂等建材项目布局,一方面根据《导则》测算安全防护距离,另一方面应远离聚集的居民区。“这类企业噪声和粉尘污染比较大,一般选址在比较空旷的地方。”

村民们质疑,灌河国际及其周边规划建设建材厂是否合理。11月9日,临港产业区管委会回复称,由于历史原因,产业区部分企业与住宅区相距较近,新引进项目需严格控制卫生防护距离。近期附近部分居民反映砂石厂生产扬尘和噪音污染,目前灌南县生态环境局及临港产业区已下达整改通知,砂石厂现已停产整改。

《江苏灌河半岛临港产业区产业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环评报告书》)已于2019年4月二次公示。“《规划环评报告书》编制周期较长,部分数据过期需补测,至今尚未取得审批意见。”王一新表示,“正常情况下,产业园区的规划环评指导建设项目。但在规划环评取得审批意见前,只要建设项目不在负面清单内,也可以引进,我们这边都是这么上的。”

2020年11月出台的《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》指出,编制产业园区开发建设规划时应依法开展规划环评,规划环评是入园建设项目环评工作的重要依据。

在甘肃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冯嘉看来,根据环评法要求,无论有无负面清单,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未通过,建设项目环评则缺乏依据,无法通过,不能开工建设。“实际上,由于规划环评审批周期较长,一些地方在规划环评通过前就已经引进建设项目了。”


文章来源:《江苏商论》 网址: http://www.jiangsushanglun.cn/zonghexinwen/2021/1130/367.html



上一篇:江苏发布寒潮蓝色预警!48小时最低气温下降8-
下一篇:江苏启东:千亩鸡爪槭灿烂如霞

江苏商论投稿 | 江苏商论编辑部| 江苏商论版面费 | 江苏商论论文发表 | 江苏商论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江苏商论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